《故事》学习笔记 | Charpter17 人物

in 漫漫写作路 Views: 4,676 s with 0 comment

【声明:《故事》摘要 系列为阅读 罗伯特∙麦基 《故事:材质、结构、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》一书所作的学习笔记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 】

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。——威廉·福克纳

人物不是真人

人物设计开始于两个方面: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。

人物塑造

人物真相

人物维

“维”是关于人物的一个最不被理解的概念。

我们经常听到说要写出一个“圆满的、三维的人物”,但具体“三维”该如何定义,却没有人能说清楚。此外,还有一种学术教条争论说,优秀人物都必须以一个显著特征作为标志,比如有野心的麦克白。

但实际上,维是指矛盾。

因此,主人公必须是全体人物中最多维的一个人物,以将移情焦点集中在这一明星角色身上。不然的话,善之中心就会偏离中心,虚构的宇宙就会崩溃,观众就会失去平衡。

人物设计

从本质上而言,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。

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能在故事中出现,首先是因为他们与主人公的关系,以及他们每一个人在帮助刻画主人公复杂性格维方面所起的作用。把影片的全体人物想象为太阳系,主人公就是太阳,配角就是环绕太阳的行星,小角色就是环绕行星的卫星——所有这一切都被位于中心的明星的引力固定在其各自的轨道上,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的性格潮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尽管配角的分量必须小于主人公,但他们也可以是复杂的。

维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对照法来创造:

将一个正统的人物置于一个怪异的背景,或者把一个神秘怪诞的个体放置在一个普通地道的社会,立即会引起兴趣。

小角色必须故意轻描淡写,但又不能流于呆板。给予每一个小角色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征,使这个角色值得让扮演他的演员在银幕上出现的那一时刻进行表演,但是仅此而已。

如果给小角色加维,那么后面就必定有他的出场(不重要的人物,不应该放置过多着墨,否则会导致虚假的预期,从而让读者失望)

比如一个让所有出租车司机相形见绌的角色:一个喉咙沙哑但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怪人,不厌其烦、喋喋不休向女乘客指教大城市的生存秘诀——如何要把书包斜挎在胸前,应该把梅西的辣椒防身喷雾藏在哪儿。然后,他把她开到布朗克斯,收她一百五十块钱,告诉她这就是曼哈顿。他出场时显得那样乐于助人,却原来是一个小毛贼——人物塑造和深层性格之间的一个矛盾。现在,我们会在整部影片中找寻他的身影,因为我们知道作家绝不会在他们不会再度使用的人物身上加维。如果这个出租车司机不再在影片中出现至少一次,我们就会非常愤恨。不要把小角色写得比必要的更有趣味,从而导致虚假的预期。

人物设计图应大致如图所示:

人物.jpg

全体人物围绕明星,即主人公,旋转。配角是由中心人物所激发,旨在描画其复杂的维。

第二位的角色不仅需要主人公,而且还相互需要,以勾画出他们自己的维。

由于第三位的人物(图表中的E和F)和主人公及其他主要角色有场景,他们也能帮助揭示维。

在理想的情况下,在每一个场景中,每一个人物都会带出一些素质,标志着其他人物的维,而所有这些都被位于中心的主人公的重力所固定,形成一个星群。

喜剧人物

所有人物都要迎战对抗力量来追求欲望。但是,正剧人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,可以在风险面前退缩,并意识到:“这可能会要我的命。”而喜剧人物却不能。喜剧人物的显著特征就是盲目执迷。要解决一个人物本应好笑但实际上却并不好笑的问题,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他的执迷不悟之处。
一个喜剧人物的创造是通过赋予这个角色一种“幽默”,一种人物自己看不见的执迷不悟。

莫里哀写作的戏剧都是嘲讽主人公的固恋——《吝啬鬼》、《无病呻吟》、《愤世嫉俗》,从而确立了他戏剧大师的地位。几乎任何执迷不悟都可以成为喜剧。比如说,鞋子。伊梅尔达·马科斯便是一个国际笑柄,因为她看不见她对鞋子的变态需求,据估计,她收藏的鞋多达三千多双。尽管她在纽约接受偷税审判时说只有一千二百双……而且没有一双合脚。因为那都是制鞋公司送的礼物,她声称,那些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尺码。

人物就是自知

我所学到的有关人性的一切都是从我自己这儿学来的。 —— 安东·契诃夫

观察是我们人物塑造的源泉,但是对人物深层性格的理解却来自别处。所有优秀人物写作的根本是自知。

「一键投喂 软糖/蛋糕/布丁/牛奶/冰阔乐!」

薇拉航线

(๑>ڡ<)☆谢谢老板~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

Comments are closed.